您好,欢迎进入江南体育网站!
江南体育金属容器加工制造立式罐、油罐、不锈钢罐
全国咨询热线:13618284466
当前位置:首页 > 产品中心 > 油罐

Moshe Safdie: 街道搬进摩天大楼

来源:江南体育    发布时间:2024-03-01 04:53:11

  当萨夫迪缓缓步入采访室时,原本轻松的气氛一下子变得凝固起来,这股气场在他坐定,环顾四周,用微笑欢迎来访者时才得以放松下来。在他身后,PPT上显示了萨夫迪最近在国内建筑界引起热议的重庆朝天门来福士广场效果图,六幢高楼的上部通过连廊连接起来,将绿化和人的活动区域植入高空,用“扬帆起航”的造型,护佑着嘉陵江与长江这两条孕育重庆文明的母亲河。

  在大众的视野里,摩西萨夫迪的名字尚显陌生,如果我们将他与弗兰克.劳埃德.赖特,贝聿铭,扎哈.哈迪德,密斯.凡德罗联系起来,建筑大师的分量举足轻重,他被西方媒体誉为“我们这个时代最伟大的十位现代建筑师”之一;2013年底,兼具东西方思维的萨夫迪,在洛杉矶犹太文化研究中心(Skirball Culture Center)将其50年职业生涯做了一场以“世界公民”为主题的回顾展;2015年,美国建筑师学会将最高荣誉AIA金奖授予了他,表彰他在建筑业上的杰出贡献;2016年,萨夫迪被授予珀休伊特国家设计博物馆国家设计终生成就奖,在博物馆的公告中写道,“该终身成就奖是为了表彰那些在现代建筑规划设计活动中做出了深远和长期贡献的建筑设计师。”

  在国际主义盛行,文化特征日益缺失的今天,萨夫迪的作品坚持着对地域回归的守望。作为一名“世界公民”,萨夫迪说自己很幸运,“15岁之前,我在东方接受基础教育,之后又随父母前往加拿大,接受西方思维的洗礼。”这最初的移民经历是从地中海气候区移居到北方气候区,二者在文化和地理特征方面完全不同,这一点使这位未来的建筑设计师深刻理解了现实中地区和文化间的巨大差异。因此,在萨夫迪众多的项目中,博物馆、艺术馆、图书馆等文化类建筑项目占据了半壁江山,从水晶桥美国艺术博物馆到卡萨尔遗产中心, 再到中国国家美术馆, 他从未停歇过对各地文化的思考和保护。

  在对古老文明的探究过程中,萨夫迪很早就对中国产生了浓厚的兴趣。1973年,萨夫迪陪同最早访华的加拿大总理老特鲁多一起来到北京,由周总理亲自接见并游览了北京城。第一次来华“旅游”的经历让萨夫迪印象非常深刻,“当时正值期间,我们在许多中国建筑师和规划师的陪同下走访了不少城市,北京和上海没有一幢摩天大楼,而深圳根本还不存在,马路上鲜有汽车。三十年之后,北、上、广、深,这些城市与香港、圣保罗、纽约一样,高楼林立,许多文化特征已经缺失。”

  在他2012年为中国国家美术馆的投标方案中,将敦煌莫高窟岩壁的特征与唐代巨大的屋顶植入一个用新材料和新科技打造的,代表21世纪博物馆表现力的设计中去。如同在莫高窟一样,博物馆的画廊由一系列膛室构成,游客总是能够返回如悬崖般耸立的西侧立面,俯瞰山谷,穿过画廊后,游客便会进入景观平台的巨大公共空间。这些匠心独具的设计,无疑将中国美学运用到了出神入化的境地,一个现代化建筑被描绘地如试一般,正是“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许多人会对萨夫迪如何能快速进入其他文化的神韵,而将之释读在建筑中产生疑虑时,萨夫迪透露了一个诀窍“音乐可以泄露很多的秘密。我对中国戏曲一窍不通,为了能很好的体会其中的精妙,而将之运用到建筑里,我连续听了一个月的戏,它的韵律能将中国文化的神髓打通,帮了我很大的忙。”这是萨夫迪在为香港戏曲中心赶制方案时所做的功课,而他乐在其中。萨夫迪的言语中透露出对音乐的迷恋,在他目前寓居的波士顿住宅建于1753年,“那一年,说不定莫扎特还在谱写他轻快的乐章呢。”

  “作为一名建筑师,我在求学期间就思索如何将建筑与城市规划连结在一起,建筑不应是孤立的创作。”萨夫迪反对只为标榜个性,潮流一时的建筑,也不赞成单打独斗的项目,“每幢建筑需具备它的社会责任性,要与旁边的环境相辅相成,更要综合考虑到地方规划和居民使用的便利性。”

  如今的城市中心已经密如织网,在寸土寸金的城市中,提升现代城市居民的体验感是横在世界各大城市的一道难题。在萨夫迪理想环境的构想下,城市若无法平铺,只能垂直发展。“我们不应破坏传统街面,它们是人们互动交流的怀旧场所。”他用纽约旧区的三幢75层高楼改造举例,他在25层和50层处分别架构了连廊,让人们在高空中享受到花园和绿色空间。

  作为萨夫迪在亚洲高密度城市探索的试验田,新加坡是他作品的集大成之地,而滨海湾金沙则是大师对如何提升城市幸福度的精华案例,项目中三座高达55层的摩天酒店成为了街区的标志性建筑。1万平米的空中花园在200米高空以长达65米的悬桁结构将三座酒店连结起来。高空露台中的一座大型游泳池和几座小型游泳池格外醒目,碧蓝的池水不仅掩映了新加坡的热带风情,也记录了城市中最迷人的风景。

  在萨夫迪初出茅庐的20世纪60年代,一笔奖学金给他按上了旅行的翅膀,他和他的同伴们走遍了纽约、费城等美国北部的大型城市以及周边的一些城乡结合部,高密度的居住环境将他引入了深深地思考中。“那些居住在城市心脏区域的人们为了工作,为了生计,没有更好的选择,我们该重新打造居住地,让城市居民享受到自然的阳光和清新的空气”。

  于是 ,“栖息地”作为他1967年的毕业设计,出现在了当年蒙特利尔世博会的主办方面前。假如没有初生牛犊不怕虎的坚韧,‘栖息地67’无法在那个技术条件尚不成熟的时代完成。为实现内心的梦想,25岁的萨夫迪四处求援,他还拨通了市长电线个建设模块,总共建造了158套房屋的“大盒子”展现在世人面前时,所有人都给予了肯定的目光。“在50年后的今天,栖息地67的业主仍然是当地中产以上人群,他们至今仍投以极高的评价和满意度,并在那里享受生活,这是对我最大的褒奖。”萨夫迪说。

  今年正好是“栖息地67”的五十岁生日,在158间建成的“理想之家”中,萨夫迪仍然保留一间,“我的家由四个盒子组成,阳台的三面正好可以看山、看海、看城市的繁华与喧嚣。”也许,萨夫迪已经找到了他一生中最美好的栖息地,这样的美好,通过一处处新的实践,让全世界更多的人们寻找自我理想,梦中的住所。

  A:彰显个性是当今建筑界的趋势,但这也会产生问题。建筑不是时尚,它承载的是一个时代的责任,需要对人类生存空间进行深层次理解,而不是仅为了大众发出一声“哇”的感叹。现在有许多目的与外观分离的建筑体,它们为了聚集线年后,这些建筑又会被一些更新颖的建筑所取代,十分可惜。

  A:这两类建筑体代表的问题不同,因此,许多建筑师只会选择其中一种作为自己设计生涯的方向。大型公众建筑大多为文化上、或是形象上的诠释,预算的权重则被降低;商业建筑的主旨是为了盈利,我们应该在“想象市场需求”和“实际市场需求”中寻求平衡。

  A:历史总在不断地进步与发展中,我们没办法生活在过去没有暖气、没有现代化卫生设备、甚至没有玻璃的空间里。我们应该用新材料和新技术来提高个人的生活便利,却可以在过去的遗存中寻找一些精神聚集点,一些文化符号,来构架在新式的建筑中。中国国家美术馆的设计就结合了中国古代的大型穹顶和莫高窟的岩壁特征,但诠释出的确是十分现代的。

  摩西萨夫迪(Safdie Moshe),加拿大籍以色列裔建筑师,1938年7月14日出生于以色列海法,早年在以色列完成基础教育,于1955年迁居加拿大,毕业于蒙特卡罗麦吉尔大学建筑学院。1962-63年,萨夫迪前往美国费城,进入建筑师路易斯康事务所工作,随后在蒙特卡罗、耶路撒冷和波士顿三地开设了自己的建筑事务所。

  本文发表于《时尚家居》2017年5月刊,“设计师手笔”专栏,正文略有改动

油罐